李书枫则要扮演穿丝袜的二愣子,对此,他自己也很郁闷,原本是没打算自己串角的,所以对别人穿不穿黑丝袜一点不介意。
可这会,换成自己了,就不能不郁闷了,他甚至都想着要不要把这个设定删除掉。
“导演,你穿黑丝袜,比我还性感。”当李书枫换上黑丝袜时,希拉里首先过来打招呼,还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让李书枫很有暴揍她一顿的冲动。
“我觉得,换上米色的会更好看些。”汤姆走过来,在李书枫面前比划了几下,最终得出一个让人发疯的结论。
“黑色好,下面穿着黑丝袜,上面再套一件黑西装,酷死!”摩根还是比较坚持黑理论,在他看来,跟他的肤色相同的颜色永远是最美的。
“你们,全都去死吧。”李书枫笑骂了一句,然后威胁道:“你们要敢在说一句,我保证在拍摄的时候给你们穿小鞋。”
“他们也是实话实说罢了。”华仔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出现在片场,手里还拿着相机,咔咔几下,就给李书枫照了好几张。
李书枫顿时一头黑线:“华哥,你没事跑我们片场来干嘛?还带着相机?”
华仔嘿嘿一笑:“是瓦德梅通知我的,专门赶过来给你拍黑丝袜。”
李书枫苦笑道:“报复心不用这么强吧?”
李书枫清楚地记得,拍摄《男人百分百》时,华仔就有一场穿黑丝袜的戏,在片场没少被嘲笑,李书枫当时也给他照了几张照片,后来还给放网页上做宣传。
只是没想到,现世报会来得这么快。
“苏菲,你怎么回来了?”在片场遭戏弄,回到家,李书枫终于得到一丝慰藉,苏菲回来了,终于可以告别空床孤枕的生活了。
“影片拍摄很顺利,已经杀青了,再有一个月的后期制作就能上映了。”苏菲逗弄着孩子,又问道:“你这边呢?多久可以杀青?”
“杀青倒是快,关键是后期制作。”李书枫轻叹了一声,拍摄《百万宝贝》并不难,难的是后期的特效制作,谁让他大手笔投入呢?
而做为导演,特效制作他必须全程参与:“估计要到年末才能闲下来吧。”
李书枫又在苏菲旁边坐下:“《失去与得到》的剧本我也没看过,怎么样?给我讲讲?”
苏菲笑道:“就是一部喜剧片,剧情上并不算太新奇,关键是搞笑方式挺吸引人的。”
然后,苏菲开始讲解影片的剧情:迪伦.拉姆奇是一个过着优越生活的普通人:他在洛杉矶有一大套住房(甚至可以与老邻居玩玩扑克游戏),还有一家即将开张的饭店,对他来说一切都非常称心如意。
“漂亮”不足以说明他的新邻居莉拉,她就象埃非尔铁塔,高佻、美丽、法国味十足,但是她只能远观而不可接近,于是迪伦决定吸引她的注意力。
不幸的是,莉拉只是关注三件事:在她的新居继续她的大提琴家的生涯、远离她鲁莽爱出风头的前男友瑞纳、和她的宠物杰克——一只短小、多毛、温柔、漂亮的小狗建立一个新家。
尽管迪伦想方设法接近莉拉,他最多的收获只是邻居间普通的招呼,即使他将走失的杰克归还也只是得了一声“谢谢”。
于是迪伦为梦中情人做了一件事:将杰克绑架,然后帮助她寻找,借此获得她的好感而得到约会。
但是事情并没有象预期的发展,一个个意外出现了,如妒嫉的瑞纳出现、失落的结婚戒指、尼尔钻石、粗暴的信贷员等等。
“听起来,一点也不好笑。”李书枫一头冷汗,喜剧片是要用看才能发笑,用听总是会少几分味道,尤其是一部不是以语言为亮点的喜剧片。
不过从故事上分析,如果导演的能力够强,也确实能拍摄出一部效果好的喜剧片。
“没办法,表达能力有限。”苏菲白了他一眼,又道:“不过这部影片的制作费用确实太少了,才2500万美元。”
“不会吧?”李书枫不由一头冷汗,苏菲拿了小金人,虽然只是最佳女配角,但她出演的是票房突破十亿大关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戏份还要超过主角。
所以,在拿到小金人之后,也是身价大增,高达800万美元。而一部制作费只有2500万美元的影片,扣去苏菲的片酬,再扣去男主角、导演等人的片酬,又能剩下多少钱?
“反正我觉得剧本不错,所以才接拍的。”苏菲笑道:“当然,要是大导演你愿意再给我写一个剧本,我自然很乐意接受。”
“写剧本倒是不难,关键得看你有没有诚意。”李书枫嘿嘿一笑:“只要你答应了,晚上我的加班加点。”
“你个坏痞子,整天不想正事。”苏菲媚了他一眼,抱起孩子往她自个的那栋别墅走去,李书枫连忙屁颠颠地跟了上去。
一场**过后,苏菲趴在她的胸口:“便宜也让你占了,现在该说说剧本了吧?”
“那个,我不是占便宜吧?占便宜哪有我这么光明正大的?”李书枫哼了一句,不过还是说起剧本的事,对于非自己执导的影片,他考虑的也比较少,基本上都是照搬照抄,所以难度并不大。
不过李书枫在剧本的择取上还是有一定规则的,尤其是在今年想要凭借《百万宝贝》冲击奥斯卡的前提上,所以尽量选择不会被奥斯卡提名的影片。
思考了一会,李书枫想起穿越之前看的一部浪漫喜剧片,名字为《假结婚》。
可刚一说起名字,苏菲就先咯咯地笑了起来:“我怎么觉得这名字跟我们的关系有点像啊?”
李书枫顿时一头黑线:“没事挑名字的问题有啥意思,别跟茱莉亚学。”
假结婚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玛格丽特.塔特是美国一家出版社的执行总编,严厉干练的她让同事无一不感到畏惧,其中包括期待成为编辑却从未受到赏识的安德鲁.帕克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