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时少林寺内众人的反应,都是一脸懵逼的,终南山活死人墓,这是什么鬼?完全没有听说过。
这就很有问题了,倚天世界距离射雕时期和神雕时期并不遥远,这一点从江湖人知道郭靖、黄蓉、郭襄就可以看的出来。
但为何,当年大名鼎鼎的古墓派,神雕侠侣杨过、小龙女的后代,或者说是传人,就没人知道呢?
不知道古墓派也就摆了,但是当年大名鼎鼎的神雕侠侣,总不可能没有人知道吧!毕竟杨过、小龙女成名的时间比郭靖和黄蓉还要后。
他们跟郭襄一个辈分的,年纪也差不多,而且时间线上,也比射雕时期更接近倚天时期。
就算隐居了,但是也不可能没人知道吧!江湖中也不可能一点儿关于这点儿的记载都没有吧!
远的不说,像全真教,乃射雕时期和神雕时期的中原第一大派,派内高手众多,那时六大门派还有几个门派还没创立,其他门派除了少林,基本上都没啥名气。
但就是全真派,在倚天中,居然没有一点儿描述,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样,这是极度不正常的。
毕竟,全真教又不像古墓派、桃花岛这些势力和门派,门人极少,像古墓派当年除了李莫愁和小龙女外,就没有其他人了。
虽然还有一个孙婆婆,但孙婆婆并不算是古墓派中人,而是古墓派的奴仆,专门伺候人的。
而桃花岛也一样,只有程英、冯默风、曲灵风、程玄风、梅超风等弟子。
但全真教可就不同了,不仅有全真七子,教众、教内弟子加起来,估计都有好几千了,这样一个大派,不可能说隐居就隐居,突然凭空消失,一点儿消息都没。
全真教,道教主流教派,嗣老君遗教、秉东华演教、承钟吕传教,开宗于辅极帝君王重阳,以全老庄之真、苦己利人为宗旨。
开宗祖师王嚞,道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早年曾应武举为状元,入仕,后辞官归隐。
正隆四年(1159),在甘河镇遇仙,为汉钟离和吕洞宾,得授金丹口诀。遂隐居终南山,修道三年。
大定年间出关赴山东传教,招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世人称之为全真七子。
全真道在阐发内丹学方面最是成绩斐然,在明清道教衰落时期,只有全真龙门派一度“中兴”,其他道教派别,例如正一派,则大都衰落不振。
全真教全面而深刻的继承了传统道家思想以外,更将科仪、戒律、符箓、丹药等道家文化瑰宝重新整理。
为帝国日后的道教奠定了根基,明清两代在全国各地,乃至东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广泛传播。
全真道派,也称全真教和全真道,是道教的最重要的宗派,始终代表着全球道教主流,被天下奉为“太上玄门正宗”。
该宗嗣太上老君遗教,秉东华帝君演教,承正阳帝君钟离权和纯阳帝君吕洞宾二祖传教,开宗于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王重阳。
以全老庄之真为宗旨,从更高的地方向老庄回归,并逐渐包容合并了太一道、真大道和金丹南宗,虽提倡“三教平等”但从未敢离道,开启了道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历史上全真道与正一派无疑同属道教,但开始它并不认同原有各派,时间早的《郝宗师道行碑》的碑文写道:道家者流,其源出于老庄,后之人失其本旨,派而为方术,为符篆,为烧炼,为章醮,派愈分而迷愈远,其来久矣。
追乎金季,重阳真君,不阶师友,一悟绝人,殆若天授,起于终南,达于昆备,招其同类而开导之,锻炼之,创立一家之教,曰全真。
其修持大略以……苦己利人为之宗……老庄之道矜是乎始合,重阳唱之,马、谭、刘、丘、王、都六子和之,天下之道流祖之,是谓七真,师其一也,全真教它是弘扬老庄的,但对“符篆、烧炼”各派道法持否定态度。
元朝前期,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真人以74岁的高龄,自山东昆嵛山西游35000里,在中亚机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就了“一言止杀”的历史性创举与汉蒙佳话,获得成吉思汗崇奉而呼之为“神仙”,拜之为国师,掌管天下道教乃至所有宗教事务,为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尹志平、李志长相继掌教,全真道进入鼎盛期,道门兴旺,宫观遍地。
元朝统一全国后,全真道南下传教并与金丹南宗交流丹道,两派有着共同的内丹理论渊源,南宗祖师陈致虚提出的“五祖七真”传承系统得到共识。
元惠宗时全真道和金丹南宗正式合并为一,真大道也融入全真道,元代,将并入全真教的张伯端一系所创立以内丹修炼为主的金丹派(主要是陈致虚)称南宗,将王重阳所传则称为北宗。
当宋元时期全真道在北方发展时,南宋地区亦有专主内丹修炼的道派,称作金丹派南宗,该派以张伯端为创始人,其特点是修炼时主张先修命,后修性。
元朝统一江南后,南宗与全真道(北宗)合并,共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五祖,传北七真(即全真七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南七真(张伯端、刘永年、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彭耜)。
南北宗合并后仍称全真道,为后世帝国道教的主要宗派,后来全真道内部又衍化出众多支派,如南宗有清修派和双修派,北宗全真七子亦各传一派,其中邱处机所传全真龙门派最为昌盛。
王重阳羽化登真后,由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等陆续接任掌教,王处一曾应金世宗的邀请进宫讲授道学,邱处机于1219年远去西域行宫会见成吉思汗,大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