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接引,上了东阁,早见唐僧、国王、阁老,已都在那里安排筵宴哩。这行者与八戒、沙僧,对师父唱了个喏,随后众官都至。
只见那上面有四张素桌面,都是吃一看十的筵席;前面有一张荤桌面,也是吃一看十的珍馐。左右有四五百张单桌面,真个排得齐整:
古云:珍馐百味,美禄千钟。琼膏酥酪,锦缕肥红。宝妆花彩艳,果品味香浓。斗糖龙缠列狮仙,饼锭拖炉摆凤侣。
荤有猪羊鸡鹅鱼鸭般般肉,素有蔬肴笋芽木耳并蘑菇。几样香汤饼,数次透酥糖。滑软黄粱饭,清新菇米糊。
色色粉汤香又辣,般般添换美还甜。君臣举盏方安席,名分品级慢传壶。那国王御手擎杯,先与唐僧安坐。
三藏道:“贫僧不会饮酒。”
国王道:“素酒。法师饮此一杯,何如?”
三藏道:“酒乃僧家第戒。”
国王甚不过意道:“法师戒饮,却以何物为敬?”
三藏道:“顽徒三众代饮罢。”
国王却才欢喜,转金卮,递与行者。行者接了酒,对众礼毕,吃了一杯。
国王见他吃得爽利,又奉一杯。
行者不辞,又吃了。
国王笑道:“吃个三宝钟儿。”
行者不辞,又吃了。
国王又叫斟上,“吃个四季杯儿。”
八戒在旁,见酒不到他,忍得他咽唾;又见那国王苦劝行者,他就叫将起来道:“陛下,吃的药也亏了我,那药里有马……”
这行者听说,恐怕呆子走了消息,却将手中酒递与八戒。
八戒接着就吃,却不言语。国王问道:“神僧说药里有马,是甚么马?”
行者接过口来道:“我这兄弟,是这般口敞。但有个经验的好方儿,他就要说与人。陛下早间吃药,内有马兜铃。”
国王问众官道:“马兜铃是何品味?能医何证?”
时有太医院官在旁道:“主公:兜铃味苦寒无毒,定喘消痰大有功。通气最能除血蛊,补虚宁嗽又宽中。”
国王笑道:“用得当,用得当!猪长老再饮一杯。”
呆子亦不言语,却也吃了个三宝钟。国王又递了沙僧酒,也吃了三杯,却俱叙坐。
饮宴多时,国王又擎大爵,奉与行者。行者道:“陛下请坐。老孙依巡痛饮,决不敢推辞。”
国王道:“神僧恩重如山,寡人酬谢不尽。好歹进此一巨觥,朕有话说。”
行者道:“有甚话说了,老孙好饮。”
国王道:“寡人有数载忧疑病,被神僧一贴灵丹打通,所以就好了。”
行者笑道:“昨日老孙看了陛下,已知是忧疑之疾,但不知忧惊何事?”
国王道:“古人云:‘家丑不可外谈。’奈神僧是朕恩主,惟不笑,方可告之。”行者道:“怎敢笑话,请说无妨。”
国王道:“神僧东来,不知经过几个邦国?”
行者道:“经有五六处。”
又问:“他国之后,不知是何称呼。”
行者道:“国王之后,都称为正宫、东宫、西宫。”
国王道:“寡人不是这等称呼:将正宫称为金圣宫,东宫称为玉圣宫,西宫称为银圣宫。现今只有银、玉二后在宫。”
行者道:“金圣宫因何不在宫中?”
国王滴泪道:“不在已三年矣。”
行者道:“向那厢去了?”
国王道:“三年前,正值端阳之节,朕与嫔后都在御花园海榴亭下解粽插艾,饮菖蒲雄黄酒,看斗龙舟。
忽然一阵风至,半空中现出一个妖精,自称赛太岁,说他在麒麟山獬豸洞居住,洞中少个夫人,访得我金圣宫生得貌美姿娇,要做个夫人,教朕快早送出。
如若三声不献出来,就要先吃寡人,后吃众臣,将满城黎民,尽皆吃绝。
那时节,朕却忧国忧民,无奈,将金圣宫推出海榴亭外,被那妖响一声摄将去了。寡人为此着了惊恐,把那粽子凝滞在内;况又昼夜忧思不息,所以成此苦疾三年。
今得神僧灵丹服后,行了数次,尽是那三年前积滞之物,所以这会体健身轻,精神如旧。今日之命,皆是神僧所赐,岂但如泰山之重而已乎!”
行者闻得此言,满心喜悦,将那巨觥之酒,两口吞之,笑问国王曰:“陛下原来是这等惊忧!今遇老孙,幸而获愈。但不知可要金圣宫回国?”
那国王滴泪道:“朕切切思思,无昼无夜,但只是没一个能获得妖精的。岂有不要他回国之理!”行者道:“我老孙与你去伏妖邪,那时何如?”
国王跪下道:“若救得朕后,朕愿领三宫九嫔,出城为民,将一国江山,尽付神僧,让你为帝。”
八戒在旁,见出此言,行此礼,忍不住呵呵大笑道:“这皇帝失了体统!怎么为老婆就不要江山,跪着和尚?”
行者急上前,将国王搀起道:“陛下,那妖精自得金圣宫去后,这一向可曾再来?”
国王道:“他前年五月节摄了金圣宫,至十月间来,要取两个宫娥,是说伏侍娘娘,朕即献出两个。至旧年三月间,又来要两个宫娥;七月间,又要去两个;今年二月里,又要去两个;不知到几时又要来也。”
行者道:“似他这等频来,你们可怕他么?”
国王道:“寡人见他来得多遭,一则惧怕,二来又恐有伤害之意,旧年四月内,是朕命工起了一座避妖楼,但闻风响,知是他来,即与二后、九嫔,入楼躲避。”
行者道:“陛下不弃,可携老孙去看那避妖楼一番,何如?”那国王即将左手携着行者出席。众官亦皆起身。猪八戒道:“哥哥,你不达理!这般御酒不吃,摇席破坐的,且去看甚么哩?”国王闻说,情知八戒是为嘴,即命当驾官抬两张素桌面,看酒在避妖楼外伺候。呆子却才不嚷,同师父、沙僧笑道:“翻席去也。”
一行文武官引导,那国王并行者相搀,穿过皇宫到了御花园内,更不见楼台殿阁。
行者道:“避妖楼何在?”
说不了,只见两个太监,拿两根红漆扛子,往那空地上掬起一块四方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