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涟、左光斗等人闯宫,从万恶的西李处,营救出大明皇太孙,并且临时为皇太孙补办了“正东宫”的典礼传出去后,京师震动,天下士林一片哗然。欢欣鼓舞者有之,目瞪口呆者有之,拍案而起者有之......紧接着,左光斗便将自己的那篇堪称“倒李檄文”的矫诏公布天下后,士林的风向为之一变,无论是两京、南北直隶亦或是大明一十三省,几乎所有佩戴汉家衣冠的读书人都义愤填膺,面朝京师顺天府的方向,面朝皇宫紫禁城的方向破口大骂,用最恶毒的诅咒,谩骂着西李这个祸国殃民的妖妇,歹妇。
群臣纷纷上折子弹劾西李,明朝的文官战斗力都很强,这些折子里都要求治西李欺君罔上之罪,最不济的也要求要将西李打入冷宫。现在虽然皇帝驾崩了,新君还没有即位,也不能事视,但这并不代表大明朝这台庞大的官僚机器就不运转了啊。实际上,在老朱家历代帝王搞出了内阁的“票拟”跟内臣的“披红”之后,整个大明朝已经几乎不需要皇帝,也能照常运转下去了。君不见万历皇帝几十年罢朝,大明依旧没有垮台?还在这些年里创下了三大征这般赫赫武功。
此刻暴怒的群臣便是把弹劾西李的奏疏都呈交给了内阁,而现如今这副局面,内阁首辅自然成了大明朝的实际当家人。而这个当家人名叫方从哲。
方从哲这个人在历史上颇有争议,恨他的人怒骂他,甚至将明亡的责任归咎到了他的头上,得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明亡首罪从哲。
咱们的方首辅如此的遭人嫉恨,自然不都是空穴来风。自大东林党的“叶妈妈”叶向高首辅因病去职后,方首辅基本上在万历后期,保持着一人“独相”的地位,也就是说整个内阁就他一个人,他成了大明国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为“独相”,只是一种坊间的笑谈,盖因明代的内阁大都施行的“群相”制度,也就是一个首辅,一个次辅,屁股后头还跟着一帮大学士,少则七八个人,多则十来个人,这才是大明朝内阁的标配。但经不住万历这个历史上出了名的懒鬼“惰政”啊。其实,叶向高在位的时候,叶向高已经是“独相”了,内阁里也只有叶向高一个人!这放到后世简直是不敢想象!是啊,你能想象得到中央*政*治*局里只有一位常委吗?大明何其之大?即便是不复太祖成祖“隆治唐宋”、“远迈唐宋”的鼎盛时期,大明也拥有着七百多万的国土跟一亿多子民,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如此大量的人口的中枢,竟然只有一个人!
最扯淡的是,即便只有一个人,这个国家还没有出什么太大的岔子!
无论是前任叶向高还是继任者方从哲,都不止一次地向万历皇帝奏疏,恳请皇帝恩准增补阁臣,但皇帝一概将奏疏留中,这固然是因为万历懒政,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不可调和的皇权与相权,集权与分权之间的矛盾跟殊死较量!
不过同为罕见的“独相”的叶向高却没有落得个身后骂名,为什么偏偏是他方从哲?这要从方首辅担任“独相”以后,大明朝所发生的诸多大事来衡量。内政方面,也正是在方从哲担任首辅以后,大明朝的“党争”进入白热化,方从哲身为首辅放任愈演愈烈的党争,最后历史也恰恰证明,大明之亡,亡于党争。所以,这一点常常被人所诟病。在外交方面,自然是“我大清”日益兵强马壮,攻占了大明的整个辽东,而明军只能在熊廷弼的率领下,拮据的固守辽西,完全处于一种被吊打的窘境!
要知道这会儿努尔哈赤同志才有多少军民?撑死了七八十万!而大明国呢?一个多亿人啊!可就这,仍旧被吊着打,就问你服不服!这自是“我大清”的勋贵们雄才大略,但更大的缘故,还是明国内耗太严重了,太严重了,太严重了!
在内党争日盛,国事日颓;在外东虏日凶,边军日怂。可以说咱们的方首辅的业务成绩简直糟透了。更何况,方从哲这个人既然身出在明末这个大染缸里,自然也少不了贪污腐败、结党营私以及懒政惰政了,最让人睁目结舌的是,方大人还有个‘时髦’的儿子——他儿子在狎妓的时候‘车*震’,而后马儿受惊,妓*女跌落马背而死!
有这么一个奇葩、作死的儿子,自然给方大人招黑无数,特别又是在极为看重德行的那个年代,那个群体之中。
不过方大人果真要给明亡背锅吗?笔者看来并不尽然。因为方大人在担任首辅前,已经在家里种了十来年的地了!而恰恰是这十来年,朝堂之上浙党、楚党、齐党、宣党、东林党犹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粉墨登场,将整个万历官场搞得乌烟瘴气,闹得万历皇帝看见任何一个党派
都心烦的厉害,恰恰这个时候叶妈妈向皇帝陛下推荐了方从哲,皇帝见方从哲都在家种了十几年地了,想来是个无党无派的主儿,便一脚把东林党大佬叶向高踢开,让方从哲来顶包。方从哲那会儿的确无党无派,终其一生,也不能肯定的说他加入了某一党派,但从种种迹象表明,方从哲在政治上,是“亲东林”的,从叶向高竭力推荐他就可管窥一二。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令后世大跌眼镜的是,万历皇帝让方从哲做“独相”,别说次辅了,就连最低一级的阁臣东阁大学士万历皇帝都不肯给方从哲找一个,打打下手。要知道方从哲这个逼可是已经闲赋在家十几年了啊。即便方从哲真的有些才干,可已经远离庙堂十几年的他,骤然回来,真能玩的转吗?
历史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是的,方从哲玩不转。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方从哲也许是明代最没实权的首辅了!原因很简单——没人听他的。十多年来,朝堂早已不是方从哲离开时的那个朝堂了,事隔经年,方从哲的人脉所剩无几,方从哲这个首辅没有丝毫的班底。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你振臂一呼,应者千万!可方从哲一个小弟也没有,一个跟班也没有,谁鸟他呢?当然,成为首辅以后,班底、小弟啥的总归可以一点一滴的培养起来,但这都需要时间啊,而且方从哲有摊上了万历这么一个奇葩的皇帝。
若是寻常皇帝,方从哲想要培养自己的班底,控制内阁,从而玩转整个大明,只需要给皇帝上几道奏疏,说那个谁谁谁,我使着得心应手,不如就把他拉到内阁里来吧,这帮我办起事来,才办的又快又好。一般而言,皇帝连首辅都让你做了,这点小要求并不过分,还是会答应的,即便不把方从哲推荐的心腹拉入内阁,预机务,也至少提拔到六部的要职上去,这样方从哲这个首辅才能指挥的动大明的官僚机器,才能办事,才算名副其实。
可关键是万历皇帝连方从哲这个首辅他都是捏着鼻子才肯拉进来的,罢朝几十年了,万历皇帝增补的官员,还没宫里的宫女多呐,他又怎会答应方从哲的请求?
所以说,寄希望于方从哲这个并没有太大实权的首辅能够在明末有所作为,能够复制一场于谦、张居正般力挽狂澜于即倒的军事、政治运动,无异于痴人说梦。方从哲本来是各党妥协所推举出来的一个人物,本身并没有充分的能力来解决当时面临的种种问题。他所做的只能是协调各方,并勉强维持局面。
现如今正是这么一个才干中人之姿,而且还缺兵缺将,没有太大实权的方首辅,在维系着时局。现如今的时局有多艰难呢?不到一个月,大明朝接连去了两位皇帝,翻遍二十四史,这也是含有之事!自是人心浮动,社稷将倾。
“唉,值此内忧外患,人主崩殂之际,本应中外团结,早日辅佐新帝即位,安抚海内,布德泽与天下,其余军国大事,琐碎之务,徐徐图之即可。但这帮家伙每一个叫人省心的。”坐在文渊阁的办事衙门里,方从哲仰面哀叹,环顾文渊阁内数以千计的奏疏,他的脑袋都大了几分。在他看来,这件事情本不应该出现,或者说即便出现也不应该闹到现如今这么个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东林党现在满天下的宣杨西李囚禁了少主,这是多么劲爆的皇室丑闻?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宣扬与四海,固然可以成全你们东林的忠君美名,固然可以以此借助天下亿万臣民的大势,来击败西李,可你们东林君子们有没有计较过得失?有没有顾及过皇家的体面?有没有考虑过此事之后,少主的威望将遭受重创!
“也许在他们心里,新帝威望不足才好嘞,如此才会多多倚重他们不是。”方从哲摇了摇头,他老了,实在是懒得管这些烂事。其实自打“萨尔浒”以来,朝野上下便谩骂声不断,因为故辽东经略杨镐在下诏狱后,辩解说,自己本来准备不足,本不想贸然出兵攻伐东虏,奈何方从哲官大一级压死人,一天之内几封书信拍马传递到前线,信纸上无他,唯有速战二字!
得!杨镐一下子将脏水全泼到了方从哲身上,但是天可怜见啊,督促杨镐快快跟东虏决战的可不只是他方从哲一个人啊。浙党、楚党、齐党乃至是当时已经下野的东林党,都要求尽快决战,无他,唯国库空虚耳!杨镐陈兵十几万在辽东,每天消耗的粮饷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明末以来,土地兼并严重,而明朝的赋税制度,又主要依靠土地跟人口,如此以来,明朝的财政收入每况愈下,再加上皇帝懒政多年,从中央到地方,官僚主义横行无忌,贪污腐败之风大行其道,整个大明从头到尾,从里到外都已经烂透了!哪儿还有钱养你们十几万大军?
快点打!
早打完,早收工!
甚至就连万历皇帝也不止一次地下令,督促杨镐尽快跟努尔哈赤开战。
被千夫所指的方从哲心灰意冷之下,递交了辞呈——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万历皇帝自然不准,他的奏疏被留中,犹如泥牛入海。总之,自打罢朝以后,万历皇帝就是这么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文官集团你们不听话是吧?处处跟朕作对是吧?好你们叫朕难受,朕也不让你们舒坦。”怀着这么一个幼稚又无奈的念头,万历皇帝既不给空缺的位子增补官吏,也不让七老八十的官吏退休,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科举考上来的秀才啊、举人啊、进士啊统统不在“包分配”了,而那些“老大人”们,即便是老迈昏聩,得了偏头痛,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啥的,也不准离开,直至累死、病死、老死的工作岗位上!
这太荒唐了!
不过,万历朝就这么一路荒唐了几十年,跌跌撞撞,还真就过来了。
心头万绪的方从哲放下手中的折子,伸了个懒腰,喝了口毛尖茶,走出了文渊阁,站在院子里悠哉游哉的闲逛起来。没错,在这么一个大厦将倾的危急关头,我们大明的临时掌舵人,首辅方大人,卸下了肩上的担子,在皇宫里头,在文渊阁外,散起了步。他苦恼的挠了挠头,叹道:“两边都开罪不起啊,一头是少主的养母,先帝的遗孀,一头是如日中天的东林辈,我这个白头翁被夹在中心儿了。”
散了会儿步,老头子终于来了灵感,心生一计。他托人给后宫捎信,告知西李,就说他方从哲是站在西李这边儿的,还掏心窝子的跟西李表白道:“如今东林辈席卷天下士林,大明亿万子民的声势,声讨娘娘。事已不可为!不如娘娘就推出乾清宫吧,当然作为交易,臣会以此为筹码,让东林辈许给娘娘一个太后的位子云云。”
而此刻,恰逢朱由校被夺走,西李跟郑贵妃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听了方从哲的劝谏后,都是面露喜色,连忙答应,不过要是在东林辈先答应给西李一个太后的名分以后,她们才肯搬出乾清宫。
闻讯,方从哲连忙又喊来其余阁臣,诸如先帝一手提拔上来的何宗彦、史继偕、沈飗、刘一燝、韩爌等过来,并且跟他们讲道:我是跟大家伙一条心的,这个妖妇李选侍真是太不像话了,竟然赖在乾清宫不走了,还敢软禁少主,真是牝鸡司晨,世风日下,叔可忍熟不可忍!但是这个娘们儿毕竟是先帝最宠爱的女人!你们看啊,先帝对咱们多好,是吧?不看僧面看佛面,就当是卖先帝一个面子。西李是个啥?不就是个妇道人家,而咱们可是一帮子正人君子啊,都是有身份证的体面人。跟她一个寡妇争斗个鸡飞狗跳的,面上实在不好看,这让后世怎么看看咱们?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咱们要夜踹寡妇门,赶走他李选侍嘞。所以说啊,她不仁,咱们不能不义啊!
方从哲算是绞尽脑汁也磨破了嘴皮子,终于是说动了何宗彦等人,他们说道:那么阁老你说这事儿咋办吧?总得给天下一个交代?
方从哲帮道:这西李左右不过就图个自保罢了,不就是想要当皇后吗?不就是像等日后少主即位,当太后指掌后宫吗?准她就是了。反正后宫的事儿,也不归咱们外臣管啊,如若少主真心对西李不满,待少主即位以后,再设法除掉李氏就可以啦云云。
被方从哲这么一忽悠,何宗彦他们几个勉强也答应下来,毕竟这帮家伙也在大明的宦海沉浮多年,也算是老成持重的一群人了。他们心里也明白,区区一个西李,不过是桥粱小丑罢了,最为之际,最为关键的,莫过于早点完成登基大典,让大明新君早日即位,安定人心。为了这个目标,忍下恶心,西李想要封后,封给她就是了。反正成为先帝皇后,新君太后的西李也恶心不到他们外臣,因为日后跟西李朝夕相处的是朱由校,又不是他方从哲或者东林党!
见他们几位大佬答应下来,方从哲大喜过望,说干就干,他们几位阁老,先帝的顾命大臣们,立刻开始起草有关诏书,至少也要先写出来,送给西李瞧瞧,否则她也不滚出乾清宫不是。可就是在内阁跟西李搁这儿扯皮的时候,发生在文渊阁内这场内阁与后宫的妥协却已经是传到了宫外,杨涟、左光斗等东林骨干闻讯无不怒发冲冠,对内阁诸公破口大骂。
“咱们闯宫的时候他们不出面!咱们营救少主的时候他们依旧当缩头乌龟!好嘛,等大局已定,这帮老家伙又争先恐后地跳出来,尽王事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如此积极?真是群官僚!佞臣!大明就衰败在这些肉食者手中!”杨涟大声疾呼,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