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若有什么尽管吩咐奴婢便是,奴婢做得到的一定会尽全力去做。帮忙这样的话,奴婢实在是不敢当。”
然而李彩凤却道:“你若这么说我就不说了。”
冯保愣了一下,但很快却还是道:“但凭才人吩咐。”
“我前几日见你的字写得不错。”李彩凤冲着他一笑,“我要你教我写字。”
“写字?”冯保一听这吩咐倒也愣了一下,向来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人为何忽然想学这写字。
只是李彩凤又道:“其实写得怎么样我也不计较了,只要会认会写就好。”她想着前次张先生的事,也是因为自己不会写字才落下的误会。寻常人家女眷若不识字也无妨,只是这帝王之家若真不识什么字便当真是麻烦了。
王妃虽也不会写,但却也简单识得几个,倒是比她要好上许多。
原本这个念头她从前也只是在脑海里转过,若不是出了这么多事,有恰巧有冯保在,她或许也不会真的要学。
她又想了想,道,“最好你也能给我讲书,蒙学什么的就好,这样钧儿出阁讲学前,我这个做妈的也能先给他讲讲。你别看钧儿还不到四岁,但他可聪明了,有时候说起话来就像个五六岁的孩子一样,所以可怎么也耽误不得。”
冯保沉默了一下,根据祖制,皇子正式开始学习必须在册立了东宫之后,而通常册立东宫太子时,其他皇子也会一并被册立为亲王。这源于东宫太子的学习和其他皇子的学习是不同的,这点光是在称呼上就不同,东宫太子叫出阁讲学,其他皇子也就是亲王叫出阁读书。这源于讲学这个词,指的便是宫中的经筵日讲,按照祖制,这可是只有皇帝和东宫太子才能享有的制度。
不光如此,学习的地方也不同。太子的讲学在文华殿东厢,而亲王读书就只能在皇极门右厢房了。除此之外,各自的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讲授时的礼仪也都各有差异,这也全都是按照祖制来。
其实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皇位之争。因为自幼所学不同,所以自小便有了差异,因此大明开国以来,若不是太子病亡,倒从没有改立东宫的事发生。
裕王虽是第三子继位,但也是因为前头的两个哥哥都相继病故的原由。
所以皇上不立东宫,皇子们便都没办法读书。就连寻常百姓人家也知道读书要赶早,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即便天资再聪慧也于事无补了。何况储君关乎到国家的命脉,因此为这事儿大臣们自然是不能不急了。且说先帝虽没有真的立裕王为太子,但经筵日讲可是一点都没耽搁,这也是朝臣们唯一能接受的关健。
冯保琢磨了刚才李才人的话,莫不是因为先帝的缘故,因此也担心皇上会迟迟不立东宫吗?事实上先帝也并非不立,而是先前立过的两个太子都早亡,所以才害怕裕王也同样如此而已。只是外人只道先帝昏庸,沉迷道术、重用方士,这其中的苦心,却也未必能明白。
他想到这里,忽然发问:“才人可是担心皇上会迟立东宫?”
李彩凤沉默了一下,其实她刚才也是随口一说。但冯保这么一问,反让她扪心自问起来,倒真不是没有这个担心。
冯保已然从她神色上看到了答案,便将先帝为何不立东宫的原由解释一遍,解释后道:“皇上毕竟是先帝的儿子,做爹妈的岂有不疼爱儿子的道理,这点才人当明白。先帝当初这么做,外人只道是绝情,薄于父子,但也是不想让皇上也有所损及。若非如此,严嵩和徐阶也断然不会默许先帝如此。”
李彩凤闻言也点了点头,做爹妈的心思她又如何能不明白?
“或许也只是我多虑了,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和常人不一样,身上有太大的担子,所以才会这么诸多顾虑。”
冯保闻言一叹,他虽注定没有什么子嗣缘,但在这件事上倒是对李才人的苦心有些感同身受,他道:“才人也是为世子着想,做爹妈哪有不多虑的。不过请才人放心,奴婢也会同才人一样,事事为世子打算。”
李彩凤闻言心中有感激,但却不便言表,只是道:“那便当你是答应了,回去就教我写字吧。我估摸着即便皇上即刻就立了钧儿为太子,他现在也还太小,要读书恐怕也要等到七八岁了。”
冯保明白她的意思,顺应的说道:“世子早慧,的确未必非要等到那时再开始读书。”
“我也是这个意思。”李彩凤一笑,倒没想到能与冯保一拍即合,便道,“听说你在宫里是在司礼监当值,还是司礼监的秉笔。要进这司礼监可极不容易,这秉笔更是寥寥之数。我当初还奇怪皇上怎么会舍得你让你来照顾钧儿,现下想来,原来是老天爷有这一层安排在里面。由你教习钧儿启蒙,我看也不会比那翰林院的学士差。”
“才人过誉了,奴婢如何能当得起。能进翰林院做着学士的人,自然在才学上有他的过人之处。奴婢也是入宫后才得以学习,自知多有不如。”他虽这么说,但听到这样的赞誉心里还是十分欢喜的。毕竟从前先帝在时就夸赞过他的学识是司礼监拔尖的,先帝虽没说胜过许多翰林学士,但他心里却觉得自己并不差那些学士什么,相反某些人还远远不如自己。只是表面上还是保持着一贯做事的谦逊。
不过李彩凤却是个不爱拐弯抹角的人,她道:“我虽懂得不多,但觉得你好就是好,钧儿的事便要交托给你了。”
“才人哪里的话,奴婢定当尽心竭力便是,只是才人这么说,奴婢可万万担不起啊。”
“你答应便好,我就不说了。”李彩凤一笑,走了几步忽然又想起什么,道,“不过这件事仅限于你我二人之间,可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冯保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忙点头:“奴婢明白,定会守口如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