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冒着烟火将荷兰人的绳钩砍断,并对方火势愈盛的船推开威海一号才算完全脱离了危险。但此时威海一号也是被烟熏火燎,帆布几成纯黑色外还被交火波及打成破烂。
舱面甲板不少地方也被霰弹打成坑坑洼洼,而且舱面、两舷甲板躺满着双方死伤士兵,特别是荷兰人进攻一侧不少尸体是垒叠起来的。看到这一切陈近仁没有一点获胜的欢笑,而是铁青着脸令人联络哨海。
联络哨海不是他要将战况报告给沈磊,这里的战况哨海会第一时间向沈磊汇报的。这时联络哨海乃是根据安排只要有可能就将死伤者先运输到东石乡营地,因为天热死者要及时收敛入棺。伤者也只有岸上营地建立有医疗救护人员,越及早送去医治越好。
另外对荷兰人方面他下令死者与重伤者暂时都不管,只有轻伤者让人绑了后扔哨海棚顶也运走。统计一下在威海一号上扔着的共七十六人,轻伤运走者二十一人,这还不包括交战时死在自己船上与中弹跌入海者。
这个战果不小,但威海一号上也死了八个伤了十四个士兵。为何如此乃是荷兰人不死不休在冲锋所以基本上都是死者或救不成的重伤者,轻伤者也是失去行动者为主,相反护卫队这里伤亡比才正常。
看到自己船上的惨状及死伤惨重的部下陈近仁虽窝火却没有再迷糊,一边让人联络哨海一边让其余四艘威海马上赶上去攻击荷兰人船队,若对方进入澎湖岛屿群内港则封锁出口兼为夺岛战斗助力。
而他只在原地将双方死伤者处理一下,然后也升起满帆边向澎湖方向赶路,边清除船上的血迹之类。他亲自参与打上海水将舱壁、甲板、两舷的烟熏迹、血迹擦洗干净。虽然弹迹刀痕是擦不掉了,但他也不愿将一付乞丐样带到其他人面前。
此时他还不知道已经消灭对方三条船,小创二条,已经取得绝对胜利。不过知道了会更加郁闷,因为及时转交指挥权,整个舰队仍然保持线形对方很难有一条船逃回澎湖。而正是他犹豫不决才让荷兰人决死冲锋差点儿成功并让舰队脱离攻击阵容,所以论起来因他二次失误才造成未能一战全歼荷兰人船队的。
只要将他们的船都击沉了,白沙岛的登陆战也不必打了,因为没有补给登岛荷兰人饿也饿死了。还有与荷兰人这一场跳帮接舷战只要自己操船灵活、决定果断一些,他们追赶不上只要稍多拖一点时间火势一大八个士兵就不会死的。
活生生还在一条船上生活很久的士兵因自己失误而丧命让陈近仁心里很难受,但他还是从来回传递信息的哨海获知战况后,尽快赶到了澎湖与舰队汇合。根椐约定只要威海舰队优势沈磊会率两艘陆舟、四艘平海向白沙岛进攻,威海舰队将执行封锁任务。
此时他还不清楚荷兰人损失了几艘船,但一个战果已经确定,此时双方最多六比五。而且既然是对方先撤退的,还观察到对方有船起火,应该对方还有损失。根据烟头现在望见达到三处,陈近仁不敢想这三处都是荷兰人的船,但形势完全逆转是肯定的。
这逆转一是数量与吨位上的,水面作战更是**裸的实力战。如甲午海战日本人炮射速快却打不沉满清的镇远、定远,只因满清暮气,在战略、战术、后勤、情报、维修能力等不足,还保舰不出港才最后堵在港口里被打败的,而不是海上被击沉的。
陈近仁当然不知道甲午战争,但此时双方的船、炮有些类似,只是威海如日舰炮却更加快而有威力。因为穿甲燃烧弹针对木船比小炮难破大舰钢板不可相提并论,此前还是试验,现在经此一战对威海打败西方大帆船完全可以放心,这一来此前硬件对比的心理弱势完全改变。
除了硬件对比心理上有不小压力,毕竟试验归试验,实战才是最终试验,实战不合格什么漂亮数据也没有用的。而且此战前不仅硬件上护卫队水军处于绝对劣势,在航海、作战经验上同样处于弱势地位,虽然士兵们知道自己的炮射程远射速快那也是参照大明的,还未真正与人干过仗无法摆脱新手战老兵的心态。
而这一仗除了那艘拼命的荷兰船给威海一号造成较大损失外,陈近仁不知美国人欺侮伊拉克的沙漠风暴,知道的话会发现此战其实犹如沙漠风暴差不多,因为只在远处就可以完虐荷兰人。而且经过这一战护卫队水军会更好利用这个优势,如被荷兰人冲近欲以肉博翻盘的低级错误不大可能犯了。
想到荷兰人拼命陈近仁就头皮发麻,因为沈磊介绍过,荷兰人跳帮接舷战不咋的,西班牙人才厉害。他此时真庆幸此战不是与西班牙克拉克型船对战,如果遇到同样的失误他可能会损失一半多士兵,甚至是毁船而逃也不一定。
为何毁船而逃是沈磊规定水军的船与炮毁了也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所以一旦不敌逃跑比没有毁船罪小。而陆军的枪炮也是如此,在万不得已时必须先彻底毁了。
等陈近仁赶到澎湖只听到炮声隆隆,与先到的部下一会面马上就知道现在逃进澎湖几个岛屿群组成内湾的荷兰人船只有四艘,看不出它们的伤损情形。根据沈磊通报过来的消息,经哨海侦察已确认荷兰人起火弃船三艘,湾内四艘战斗力犹在。
而对面白沙岛是沈磊知道威海舰队占上风后即率二艘陆舟、四艘探海马上赶到这里。此时二艘陆舟正在开炮轰击荷兰人岛上未完工的城堡,因此岛最宽不过五里,陆舟炮击效果很好。这也是对方炮台还未完成的缘故,只能被动挨打。
听到这些消息陈近仁心情才好了不少,虽然他的指挥有点失误但威海与三号甲型炮的性能优秀,炮弹又正克制木船,至此已经锁定胜局了。区别就是需要打多久。
陈近仁这里心情好转一些,沈磊站在陆舟最高处用望远镜观看炮轰效果也很解气。历史上大明自朱棣出于目的争论不休的郑和七下西洋(南洋)后进入了长期的禁海政策,使中国的造船技术、造大船的需求大幅下降。
当然下降程度又是一个争论不休,各种说法差距绝对巨大的话题,因为跨度从一千吨到二万多吨。当然这不是二万多吨的木头船造不了,而是船台或船坞建造工期、成本、工程难度,港口,加木料及实用性,二万多吨的木帆船实在有点不大好想象。
而且朱元璋从元手上夺过江山建立大明时未发展远洋大船,朱棣短短十几年就能造出二万多吨巨舰。此后一下连千吨级船也造不了,一句技术失传实在太牵强了。若真是如此朱棣还真是天选之子,在造船方面上天为他开了挂的。
考虑到英国人最大的木质战列舰是二千多吨,郑和下西洋差不多级别的木船应该可信一点。而且时间比英国人早几百年也可称得上一个工程奇迹了,有此战船与此时荷兰、西班牙等不足千吨的船抗争可稳占上风了。
可惜禁海加不重视,大明水师此时的战船不超过二百吨了,一直到鸦片战争这种状况也没有改变只有更糟。这主要是中国的自给自足太完善了,只有商品大量输出。而统治阶级一门心思是关起门来过日子,只当天长地久亘古不变。
至于海上那些战船既然够用了,倭寇消灭尽了,荷兰、西班牙只是骚扰,郑成功被打败了,还费钱费劲建造什么呀!直到鸦片战争才发现双方的战船大炮差距巨大,而此时满清还在苟且偷安,认为应付过去就完事了,直到一次次挨揍才向外购买战舰。
满清勉强肯购舰强军仍然是欲一举就安定几十年的,以其政治腐朽、鼠目寸光一笔乱帐不多说了,提起只能让人愤怒。但总而言之自明末开始西方人仗着船坚炮利多次侵扰中国,炮弹落到中**民头上不止三回五回,这个历史一想起就让沈磊气闷。
现在二艘陆舟斜向白沙岛,各用一侧三架、船首二架、共十架三号甲型向岛屿上荷兰红毛刚修建未完成的城堡砸去。十二磅炮的威力虽不如攻城大炮,但对付一个未完成的城堡仍然是不可承受的打击。
而且虽放慢射速仍然相当于三十门十二磅长炮在全力攻击,一时间城堡所在位置每隔二十秒就会落下十颗铁球。这些铁球别说直接砸中,就是砸下去砸飞的砖石碎片也是致命的。加上因现场都是砖石,落地后弹跳不大规则,让人避无可避。
当然这一来也有因此而幸免的,如这支荷兰舰队主管陆军方面的副将高文律,看到一颗炮弹在他前面几米落地,自道难以幸免。不料落地在石头边角发生了一个偏斜,似乎是缓慢地从他身边擦着衣袖将他身边的一个士兵砸去了半个肩膀,鲜血溅了他一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