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荷兰人作战的准备工作其实有条不紊,之所以让基隆与淡水气温高了几度因为是士兵们遏止不住的兴奋。当然这种跃跃欲试劲头也是精神紧张的反应之一,另外建功立业及军人荣誉观念也是有所建立之效。
而之前他们中最早的已经训练好几年却没有机会上战场,现在机会来了。加上他们知道自己的武器装备非常优秀,这一来更欲早一点显显身手。
另部队也进行了动员,讲明作战目的,主要强调西方人来此是为争夺这片土地。如讲述本来南洋是中国的藩属国,因西方人一步步侵犯过来将不少藩属国灭了。而且他们来此表面上是为贸易,但一占领某地就让华人交税及信他们不敬祖宗的教,还屠杀过几次华人。
这时他们来的人虽然不多武力却强大,还一惯欺软怕硬。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将台湾纳入他们的殖民地,而台湾已经是我们的家。所以此战是势不两立的决战,士兵们的家人在台湾,或吃台湾同为华人种出的粮食,用他们生产的产品,怎能不保护家人、亲友。
战前动员是沈磊护卫队区别这时代封建时代军队的一个标志。封建时代基本上都是执行愚民愚军政策的,或者说也没有政策只是官员们内心的习惯。觉得没什么文化见识的普通人与军士,与他们讲述作战意义实在是奢侈加浪费精力。
而且文人官员愈来愈觉得只有他们自己才高明、高智商,可以高高在上俯视众生。全忘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子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子兴师,与子偕行!的上下同欲才是取胜关键的描述。
实际上向士兵说明作战目的不仅可收获同仇敌忾效果。至少也可让士兵知道为什么要打这一仗,达到什么目标或结果,让士兵们心里有数会让他们减少惶恐与不安。及让流言、谣传失效,因为关于作战的一切都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在士兵中扩散。
因为这些消息主要是军官们一级级向下扩散,掺杂军官们的个人观念与判断,造成失真与扭曲。这流言在军队优势地位时问题不大,但形势恶劣时负面作用愈放大,因恐慌紧张才是造成营啸,一触就溃的主因。
作为后世人又当过乡村干部,沈磊当然本能地决定在每次战前向部队直到每一个士兵说明作战任务与目的。之前剿海盗如此,当时强调海盗欺压良善,抢劫商船时还杀人越货,对自己的商业也有影响。只是之前剿海盗规模小,己方优势大,更主要强调行动方针与纪律了。
而这次是一场硬仗,荷兰人大概有二千左右兵力,沈磊这里一个水兵营五艘威海,一个水兵陆战营二艘陆舟共千人左右。现岛上整编了三个营,加各处守备兵力与综合教导莹共三千左右人马。论总兵力是对方二倍,但完成火器化装备与训练只有二个营,所以出战兵力也是二千左右。
这一来双方出战兵力基本上旗鼓相当,分析一下沈磊一方优势是在家门口打仗物资、兵力补给不必担心。只要水面交战输得不难看会越战越强,水面交战不利对方也无力追杀到台湾岛上。等舔好伤口,再造出更强大的战船与火炮即可去将场子找回来。至于弱点,那就是水陆二军空有先进武器,却是未曾正式打过仗的菜鸟。
反观荷兰人一方完全是水战能嬴不能输,输了孤军在此带来的物资有限。而且水面战一输白沙岛也难守住,窝在澎湖岛屿构成的内湖也坚持不了多久。当然他们的优势是大风大浪漂洋过海来的,航海经验丰富,还真刀真枪水陆都干过不少仗。
特别是他们来亚洲一直在南洋跟土著干仗都是以少胜多,每一次几条船打得对方几十条船成散板漂在水面,几百人打得对方几千人狼奔豕突。如土著三十万围攻,二千荷兰人守着城墙尚未完成巴达维雅硬是没攻下,反而自己死了不少人,所以他们的心理优势更大。
在此情形下沈磊必须向士兵们说明此战的背景、目的、正义性,及对士兵们的利害冲突。首先要激起士兵们同仇敌忾,利益一致的气氛,在士气上先要鼓舞起来,而不是让他们盲目听从命令。
而且对西方入侵过来,于移民台湾之人肯定是不利的。即便现在台湾乃是沈磊私人财团,但他们在这财团生活却是比过去好了一倍左右,原卫所兵却是好了四五倍。
这些情形他们也知道,所以不谈其他,仅以后世一家公司抢另一家公司业务,被抢业务公司的人也不会对那家公司有好感的。特别是被挤兑公司中工钱、职位较高者对另一家公司肯定是恨之入骨,因为本公司一挤垮他们再无这样的好工作了呀。
而现在的情形也类似如此又更恶劣,沈磊这条船上的人生活都比之前大有提高。现在别人要弄沉它,这船上的人当然不干的。
只是后世两家公司竞争只能各出奇谋,收买、造谣、抹黑之类常见,见些血也是偷偷摸摸与牵涉极少数几个人。而现在还有些流行丛林法则,有人抢饭碗再有人带领,当然抄起刀枪干仗了,沈磊的动员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不过动员只是一个手段,与士兵不会谈及战略、战术的具体安排。另外如作战所需的弹药、粮草、药品等调集运输;还有作战部队调动集中,向作战区域移动路线,医护人员与医疗场所规划等事都需要讨论与决定。包括此战的战役规划,战术分析等问题也不是士兵能接触与决定的。
谨慎每一战特别是初战,还是势均力敌各有优劣势的初战。加部队统帅也是赶鸭子上架自学成才的、并由这个统帅培养出来的军官,训练出来的士兵组成。还是未尝一战的军队,此战怎么谨慎也不过分。
为此沈磊在制定了宣传动员词,吩咐军官与民政干部对相关人员与士兵进行宣传动员,他自己忙碌着了解物资储备、生产状况。为未虑胜先虑败,下令将物资尽量从宽储备,并制定了一些应急方案。
当然最要紧的是成立一个临时指挥所,调集了一些连、营级水陆两方面军官,由他们根据侦察来的情报,当地的地形,水文、风向变化制定作战计划与备案。沈磊也是一有空就到临时指挥所与众人商讨战术安排,各参战营长级军官也一起参谋。
与此同时沈磊还开始用船向东石乡运输兵员与物资,主要是将二个步兵营先期运输到那里,在那里开挖壕沟建造土城临时营地,在海岸边也查清水下状况,用木头建造起临时栈桥及探定了临时锚地。
这又是沈磊一方的优势,如对此地早已探查得差不多,所以只有细节尚需临时再定,总体上在此设立临时锚泊地与陆上临时营地一点儿问题目也没有。而且乘荷兰人忙自己的事往这里运输兵员与物资一点风险也没有,只用五六天已经将临时营地、锚地处理好,兵员与物资也运输到位。
实际上此时荷兰人在明沈磊一方在暗,荷兰人来此虽然不会对大明情形一无所知的。但他们对台湾情形肯定是所知不多的,至多将沈磊一方当作是大群人在垦殖。所以他们的计划中将沈磊这里最多当作了粮食补充来源,并不认为二者有对等实力。
如此误会是沈磊不允许外人进入基隆,淡水也不容外来商人任意活动。而护卫队营房也不放在对外开放的小镇上,如此一来外人根本不清楚台湾的开发规模与军事实力。另沈磊也不曾向外亮过肌肉,连大明也根本感觉不到台湾的巨大变化,荷兰人了解肯定更少。
另外沈磊让哨海是从大陆方向接近澎湖侦察的,荷兰人又追不上哨海。这一来他们连窥探的人是谁弄也不清楚,虽也有猜测台湾本地势力的,但更多人认为不可能。
因此他们也没有对淡水一带进行侦察,而是将尽快建立白沙岛营垒,逼迫大明直接将产品卖给他们的一事放在首位。这就使他们获知台湾本地势力极强,并将与他们开战的最后机会完全失去。
也正因为如此沈磊的备战工作一点也不曾受到干扰,十分从容地按着计划表,在十天内将五艘威海、二艘陆舟的人员配备、弹药补充等准备工作完全做好。还有往临时水陆营地调派军队、物资,建造营垒、锚地等事也顺利完成,至此一切作战准备已经结束。
一切备战工作完成沈磊即不顾众人劝阻,在六月初四带领几个参谋,翻译与全部作战计划等,乘坐威海一号与整个威海、陆舟舰队离开基隆向东石乡临时锚地而驶去,这时与荷兰人一战也进入倒计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