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早上,一家人送别阿根夫妇。阿琬面对夫妇俩,竟有几分不舍。“阿哥阿嫂,你们还会再来吗?”
“好妹子,等到了夏天,我来接你去乡下玩。”阿根嫂见阿琬这般重情,也动了感情。阿根在一旁连连点头称是。
夫妇俩转向黄先生,千恩万谢,道:“大恩大德容日后相报”。
“治病救人,乃分内事,谈何报答。”黄先生谦逊道。
夫妇俩后退两步,面向先生,恭敬地鞠躬而去。
夫妇俩前脚离去,阿浦后脚挑着担子出现在遇仙桥。一家人正欲回宅,见阿浦到来,一齐站立迎候。
“阿妈说,同安堂春节柴禾用度大,让我再送一担来,顺便给先生和阿婆拜年。”阿浦待走到近前,担不离肩道。
众人往两边站,让出宅门,阿浦正好挑担而入。进入后宅,阿浦将柴担卸下,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汗。
“你阿妈可好?代我问候她。告诉她不要太操劳了。”黄先生走到阿浦近前,对他说。阿浦谢先生。
早年母子俩生计无着时,多亏阿婆介绍阿浦妈来同安堂洗衣,挣几个活命钱,才得以度过艰难时日。对此,阿浦妈一直心存感激,每年春节都让儿子来同安堂向先生问安。
大家各自忙去了。阿浦卸下柴担,在阿琬的陪伴下,跟随阿婆去她的房间。
一进门,阿婆便拿出过年的好吃食招待孩子们。阿琬并不吃,一个劲往阿浦手里塞。阿婆见两个孩子见面还那么亲,感到欣慰。阿浦环视阿婆的小屋,感觉特别亲切。这是正房中一间居左的房间,与厨房相邻。屋里的陈设一如从前,多少年都不曾有大变化,但很干净。阿婆在这里居住快二十年了。
“年前我忙,没顾上回去看你们娘俩,年货置办得怎么样了?”她问阿浦。
“都办齐了。您给的钱没花了,还有余富。”阿浦很乖。
说起阿浦和阿婆的关系,那可不一般。阿浦母子是外乡人。八年前,母子俩到镇上寻亲,亲戚未寻到,盘缠却花光了,在镇上流浪,幸得阿婆收留。阿婆在西郊有三间草房,平日里住同安堂,很少回家,房子多半空着。阿婆收留母子俩,让他们住自己的房子。母子俩生计无着,阿婆先是介绍母亲为大户人家缝补浆洗,待小阿浦长大,让他为同安堂送柴,分担母亲的负担,赚钱养家。
母子俩没日没夜地操劳,也只够糊口。母亲不忍心白住阿婆的房子,从微薄的收入里拿钱付房租给阿婆。阿婆并不要,拿回来给小阿浦作学费。阿婆每月从同安堂领取丰厚的工资,没什么花消,便把钱常用在阿浦身上。
阿婆陪两个孩子谈天。两个孩子都是在阿婆跟前长大的,跟阿婆的感情非同一般,他们很享受和阿婆在一起的时光。阿浦端详阿琬,发觉春节她经过一番着意打扮,比以往每天都好看。“阿琬本来就漂亮,经过打扮,更加耐看!”阿浦心下想。
童年时,阿浦是这间屋子的常客。那时,阿浦妈为大户人家浆洗衣物,阿浦还小,不能一个人在家,阿婆主动承担照顾小阿浦。她把小阿浦带在身边。阿婆一边干活,一边给小阿浦讲故事。小阿浦很乖巧,不给阿婆添麻烦,有时还能帮着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很讨阿婆喜欢。
后来阿浦长大了,该上学堂了。阿婆做主,出钱送阿浦上新式学堂。那年月,苏南农家大多不富裕,无力承担新式学堂昂贵的费用。私塾收费低,开设科目灵活,很受农家欢迎。阿浦妈盘算,上新式学堂一年要好几百块钱,私塾几十块钱就够了。“又不入仕当官,学学读写算,私塾就成。”阿婆不赞同阿浦妈,硬是把阿浦送进新式学堂。
阿浦上学后,不怎么来同安堂了。再后来,阿婆安排他送柴,阿浦重又频繁进入同安堂一干人的视野。阿婆晓得阿浦要做功课,还要照顾妈妈,所以从不强留他,阿浦总是来去匆匆。就这样,小屋在阿浦的印记中渐渐淡忘了。
阿琬与阿浦自小结为玩伴。阿琬很喜欢这个穷孩子,经常送他东西吃,还邀他一块做游戏。那时,阿浦还小,他没有“家”的概念。他不知早晨走出的那个茅草屋是自己的家,也不知走进的那个大宅院是别人的家;他只知每天早晨走进大宅门,晚上又要回到那低矮的茅草屋,吃一顿饭,睡一宿觉,第二天早晨,又回到大宅院,重复头一天做的事情。但是,有一点他却晓得:大宅门不知比茅草屋要强多少倍。
阿浦很懂事,经常帮阿妈干这干那。阿妈洗衣服坐久了站起时痛苦的样子,深深触动小阿浦。他把小竹凳搬到晾衣绳下,拿起阿妈洗好的衣服,站在小竹凳上,刚好够得着晾衣绳。这一幕让阿婆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上;虽说阿琬年纪小,她也看得懂。她见小阿浦把盛衣服的盆搬到晾衣绳下,反复上下小竹凳,取衣服往绳上晾,便让小阿浦站在小竹凳上别动,她递衣服给他,让他往绳上搭。
阿浦妈在一旁看了,感到宽慰。后来,阿浦长高了,不再用小竹凳,而是踮起脚跟,就能往绳上晾衣服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给你们做好吃的。阿浦一定要吃了饭再走,我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莲藕。你们到园子里去玩,饭一会就好,我去招呼你们。”阿婆乐呵呵对两个孩子说。
阿琬先自离去,说是回房间换件衣服。阿婆见阿琬离去,拉住正欲离去的阿浦,让他重新坐下。
她语重心长对阿浦说:“你要亲近先生和阿琬。东家人好,不会亏待你的,阿琬也很关心你,不要辜负了她的好意。”她稍作停顿,继续说:“我多么希望他们父女俩能成为你的贵人啊。我老了,来日不多,将来就是想帮你,恐怕也是爱莫能助。”
阿婆这番话饱含对阿浦命运的忧虑之情。从阿婆的言语中,阿浦看到了阿婆一颗金子般的心。阿浦静静地聆听阿婆的教诲。外面传来阿琬招呼阿浦的声音,阿婆停止讲话,催促阿浦快去找阿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