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大文学移动版

m.dwxdwx.com

51.赈济方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两位仁兄,一个估计是平时得罪人太多,关键时刻被人攀咬了,另一个更惨,饭都没吃到就先被我抽中,背起一口大锅。

其实赈灾本身倒不是什么坏事,如果赈灾得利,就一有政绩,二有名声,说不定灾区还会给你立牌坊生祠。可是赈灾要钱要粮,朝廷拨的银子别说救灾了,救急都不够,何况当地还有大量叛军,说不定半路就被缓则一刀杀了,这种苦差事谁都不愿意办。

北京城里有都察院、六科,厂卫往高官府上不知塞了多少探子,天子脚下想捞银子可不容易。

所以想发财,要么等地方官员孝敬,要么就趁自己去地方执行公务时捞一笔。如果是其他公务,京官派到地方肯定是要捞一笔的,唯独赈灾不行,穷得叮当不响的灾区,地方官用观音土孝敬吗?漂没粮食倒是可以,不过粮食没了,灾也就别想救了,等于自毁前程。

我怎么知道的?

因为罗马以前就是这样的呀,元老在罗马城没啥油水,但只要拿到一个总督的位置,就能去各个行省刮地皮,除了一个罗马城,其他行省的天都高了三尺。

罗马西部因为穷,直接被刮死了,我们东部罗马富点,侥幸没刮死,所以才有了后来军区制改革。尽管军区制改革解决了刮地皮的问题,但是割据的军区制本身变成问题。

不过这关我屁事,我就是个蹭饭吃的。

和官僚系统斗智斗勇,没个三五年根本不会有成效,而改良官僚系统本身,更是需要君王付出一生的心血,并且要用钢铁般的意志,扫除一切反对声音。我没这个雅兴,还是用胡子扎周后比较有趣。

而且赛里斯人的科举选拔和官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官僚机制,可以为国家提供真正的人才,这样的人才组织而成的官府,恐怕一两代皇帝搭进去,连声响都听不到。

等群臣吵吵嚷嚷的声音消失在殿门外,我问杨鹤:“不知道杨大人准备如何应对陕甘的乱局?”

杨鹤的眉毛像两只正准备相互进攻的斗鸡一样,向眉心攒聚:“陛下,臣以为,农民军还是应当以抚为上。这些造反的叛军,说到底都是国家的老百姓,百姓乃是国家元气,若杀得太多,国家就会元气大伤。现在国事多艰,正是需要培养元气的时候,不能乱杀,有伤天和啊。”

……我收回前言,赛里斯人的科举制度有大问题,这种神学家是怎么跑到权力中枢来的!科考官员和人事部门都瞎了眼吗?

元气是啥?血液中的能量吗?众所周知,四种体液需要保持平衡,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血液过多,人也会生病。如果病因是血气旺盛,就应该通过放血,排除过多的血液才对。

“爱卿此言差矣啊。”我叹了口气,用粗浅的医术开始教育这位年老的大臣,“医者、道家都讲究一个阴阳平衡,阴盛阳衰,就要采阴补阳,阳盛阴衰,就要采阳补阴,现在分明是元气充盈,在六脉中乱冲乱撞,岂有再养气的道理?若是杨大人嫌斩首过多,有伤天和,调低军队斩级的赏钱就是了,将士们自然懒得去杀反贼。”

杨鹤似乎想起来了,几天前我给出陕西民变定的策略是剿,他这样主抚就是违上。

因为派兵剿灭要钱,招抚农民军也要钱,在朝廷没钱的当下,其实不论招抚还是剿灭都没太大的区别,这就是历史的进程。

但皇帝的决定也很重要,因为陕西再怎么说也是两京十三省之一,当地还有官府,卫所,如果什么都不做,怎么都说不过去。

看着这位好辩的神学教士,我恨铁不成钢的问道:“爱卿啊,你此番前去,是想招抚所有农民军?你可有招抚的方略?”

杨鹤没听出我话中怒意,自顾自答道:“陛下,招抚一个叛军,陕西就少一个反贼,多一个顺民,若是一味剿杀,斩首虽多,又有何益?臣此次前去,就会广发照帖,与叛军和谈,再给被裹挟的农民发放生帖,命其回乡耕种……”

我被他的话震惊了,顾不上宫廷礼仪,倒吸了一口凉气,科举体制必须大改,那些四书五经害人不浅啊!帝国高级官员就靠哲学考试,怎么可能遴选出能用的人?

拖住险些掉下来的下巴,我用希腊式的诱导教育方式问他:“爱卿,你可知道农民为什么要造反?”

杨鹤不假思索的答道:“自然是因为旱灾,农民吃不上饭。”

我接着问:“为什么旱灾就吃不上饭呢?”

杨鹤答道:“因为禾苗缺水,田里没有产出,农民歉收。”

看着杨鹤一脸老实的回答,我就气不打一处来,骂道:“那你让叛军领了生帖,回家之后,是准备叫他们吃土吗?叛军吃不上饭,还不得……”

哦——

我骂到一半,突然就想通了,气也消了。

农民吃不上饭,就要造反。

要招抚叛军,就要让农民吃上饭。

要让农民吃上饭,就得加拨银子。

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位杨鹤大人真的不知道?赛里斯几千万人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官员,官至兵部侍郎,怎么可能有傻子,只不过在装糊涂罢了。杨鹤是在暗示我,想把事办成,就要加银子,如果银子不给足,他把事情办砸了也不能怪他。

你当内帑是德罗普尼尔金环吗,放着不动就会长出银子来?

对,我是拿了一笔钱给夷事局去做小生意,可那笔钱要产生收益,至少也要到下半年,现在内帑国库里就剩一群耗子,不如把耗子都拆了骨头炖汤,还能多喂活两个灾民。

反正我是打定了主意,内帑只拨十万两,多了一分银子都不会给:“爱卿啊,朕知道这件事麻烦,麻烦就麻烦在没银子上。所以才要设置赈济御史,与陕甘总督通力协作,共同解决旱灾叛军的问题。”

说着挥了挥手,太监们随即把誊写成两份的方案呈给杨鹤和吴生生。

趁着太监从我身边走过,我瞥了一眼太监手上的名帖,确实是吴生生没错。

这人为啥是这么个怪名字?

吴生生和杨鹤匆匆看完了我的方案,抬起头,有些狐疑的看着我。

赈灾和剿匪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互为表里。

赈灾的核心是以工代赈,工赈的核心则是两点,兴修水利,并挖掘水井,重新恢复田地的生产;筑城铺路,以各个州县为中心,向外逐步整饬。也确保粮食并不仅仅是用于灾民活命,而是朝廷用于购买劳力,还能剔除部分冒领的富人。

其中水利是用于治本的,通过水利恢复生产后,就能从根源上解决灾民吃不饱饭,只能造反的死局。

而筑城铺路,则是临时治标,筑起坚城用于抵抗叛军进攻,在用道路连接各个城池,便于军队调动,也便于从外省调粮进入。

剿匪则是辅助手段,如果叛军变成燎原之势,那陕甘的烂摊子恐怕没个一千万两别想收场,所以还是要把叛军驱逐到远离县城的地方,如果叛军愿意归顺,招抚之后也要就地解散,或是编入版筑队伍之中,或是分到无主的可用田地中命其重新耕种。

吴生生放下纸,恭敬地问道:“陛下若是想工赈,发给流民的粮食就要加,且流民饥馑日久,堪用的劳力怕是不多,为之奈何?”

我笑了笑:“吴生生不必担忧,你主持工赈时,按各工种所做之量发放粮食便是,做得多的就多发些粮食,体虚做得少的,就少发些。只要粮食供得上,饥民很快就会变成劳力。那些妇孺做不了重活,总有些烧水跑腿,缝补洗晒的差事可做的。至于粮食,朕自会想办法,爱卿莫急。”

吴生生显然不相信我的口头承诺:“万岁,大灾之地,粮食价格居高不下,据说现在陕甘一斗米已经快卖到二钱银子了,而且民间存米将罄……”

我明白他的意思,灾区的粮食主要靠富农地主出售存粮,少数未遭灾的田地产出,以及义仓官仓中的储备,如果交通方便,也可以让外省的商人自行支运粮食进灾区。可是陕甘并不是容易运输的身份,不论官运还是民运,粮食运进去并不简单。随着民间存粮逐渐售完,粮价会逐渐升高,原本可以买十石粮的钱,过一个月可能就只能买五石了。

更可怕的是,再耗下去,说不定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我回忆了一阵赛里斯帝国的各种地图和文书,在脑海中构想出巨大的沙盘,陕西布政司的地图在一片混沌中浮现:“我会让户部的人,组织商队和船队,沿着渭河,汉江,陵江和各条驿路向陕西输运粮食,责成湖广、四川和河南的布政司配合户部,替你调集钱粮,应该能赶在内帑的‘十万两’花完之前,把下一批粮食运进来。兵部在临省的各个卫所也要出粮、出运粮队,支援陕西。”

我在十万两上加重了语气,暗示他们,十万两帑金花完别想再让我当这个冤大头。

吴生生犹豫了一阵,又拱手道:“万岁,那陕甘今年的催比,往年的欠税,是不是也该减免了?”

你当我傻吗,陕西现在虽然遭灾了,但肯定还有没遭灾的地,免了催比,底下的小吏肯定还会去抽税,农民的税一分钱没少交,可是也一个铜板都到不了国库里。

我从牙缝里舔出一根肉丝,难道这蠢货昨天没刷牙?背着两位大臣把肉丝抠出来,我打了个哈哈:“此事兹事体大,朕与户部、兵部、吏部、刑部、吏部、工部、都察院、六科、大理寺、上林苑详细商议。”

吴生生的眉头也开始斗鸡了,他想不出这件事和大理寺上林苑这些部门有什么关系,我不得不又加了一句:“若是贫民确有困难,催比可缓缓,但正税还是得尽量征收,收到州府之后,就地转为赈灾粮,陕甘不能只等朝廷来救。只是恶吏定会趁机中饱私囊,粮食一定要收到县城米仓中储存发放。”

两位大臣也挑不出什么刺,只得拿了我准备好的文书拜退。

我已经肉痛过一回了,接下来就让户部的人头疼去吧,从多省调集粮食,少不得和地方大员交手。

赛里斯人鼓吹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小鲜哪有那么好烹的,小鲜要洗菜择菜,烧锅热油,颠勺调味,哪样不是麻烦事?下厨的累死累活,某位正在黑海上看星星的猪蹄子就只会说什么“别乱治国坏了朕的江山”这种风凉话。

你们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我不干了!蒙古人和千里镜的事情你自己处理!

便宜坊的挂炉鸭,两只,带鸭架汤的,猪蹄子你看着办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热门小说
我只有两千五百岁绝对一番盖世双谐反叛的大魔王五胡之血时代终末忍界信息全知者你老婆掉了奸夫是皇帝玄尘道途
相邻小说
死神之鬼道众死神之雾风死神之假面贰十分满分的甜娱乐圈养老指南此爱只是隔岸观火(猎人)西索不BT猎同之真假库洛洛(家教+猎人)库洛洛的废柴人生炮灰他妈养崽指南[快穿]